为教学生写竖弯勾,他改编了骆宾王的诗句:“鹅鹅鹅,折项不能歌。黑毛浮绿水,红掌看不见。”
“老何,恭喜啊!”
近日,在我宫,书法老师何小军经常听到这样的祝贺。前不久,他获得了“全国少年儿童校外教育书画名师”的称号,他所在的“小虹卢书画社”也获得了“全国少年儿童校外教育优秀书画兴趣小组”称号。这两个荣誉,都是金华的唯一。
作为最早(1993年)在我宫从事培训的老师之一,这一荣誉,无疑是对何老师执教生涯的肯定。而对于广大的老师和家长来说,他们更感兴趣的,应该是何老师的书法课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。
何老师说,学写毛笔字,是件非常枯燥的事,而孩子们又天生好动,注意力不集中,“不把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,老师讲得再好也没用”。
为调动学生对书法的兴趣,让孩子们快乐学习,何老师总结出了一些方法。比如写竖弯勾,他这样教学生:“一上二下,三写四提,五放六勾。”除了口诀,他还打比方:“这个竖弯勾就像一只鹅,鹅的头要大一点,肚子要粗一点,尾巴要翘一点,这样的鹅才显得威风凛凛。”有些孩子把鹅“脖子”与“肚子”的衔接处写成了直角,何老师就说:“鹅鹅鹅,折项不能歌。”孩子们听了哈哈大笑,立马把直角换成了弧度。有些孩子质疑,这只鹅怎么没有脚掌?何老师回复说:“诗人骆宾王写这首诗时,是在1000多年前,那时工业不发达,水很清澈,而现在,人们不注重环保,水很浑浊,导致鹅黑毛浮绿水,红掌看不见。”孩子们听了,又是一阵哈哈大笑,笑声中,他们也懂得了环保的重要。
为给孩子们制造成就感,让他们融入社会大课堂,何老师经常组织孩子们参加小虹卢书画社的各种书法比赛或活动,如带孩子们下乡写对联,婺城区蒋堂、汤溪镇,都留有孩子们的笔迹。2006年寒假期间,何老师带着十几个学生、200张纸去汤溪一村庄写对联,场面如何火暴呢?一个学生摆起一个摊,每个摊前,索要对联的人都排起了两三米长的队伍,等把200张纸写完,学生们的手都快僵硬了。“看到这么小的孩子写出这么好的字,村民们很好奇,他们只愿意要孩子们写的对联,不喜欢我们这些老师写的。”何老师回忆说。亲手写的对联能贴到人家的门上,孩子们也很激动,他们纷纷拿出相机,要和门上的对联合影留念,照片上,一个个孩子笑得灿烂无比。
由于擅长寓教于乐、制造成就感,孩子们进步很快,在各种书法比赛中摘金夺银。最让何老师得意的,是2004年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少儿书画电视大赛。在这场有5万人参与的赛事中,他的两个弟子分别拿下儿童组和幼儿组的金奖,其中儿童组的金奖共有10名,幼儿组的金奖只有5名。
“在幼儿组的5个获奖者中,我的学生年龄最小。”何老师一脸自豪。 |